校友节访谈 回忆往昔 寄语未来 我们与母校的岁月
发布时间:2019-07-11 14:52:31 点击量:
5月25日,燕京理工学院举办了第四届校友节。本次校友节的举办恰逢燕京理工学院首届毕业生毕业十周年之际。十载岁月,十年之约。相隔十年之久再次回到母校,点滴的记忆,再次浮上心头。
难忘五湖四海之相会——专访05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 谢立庭
大学四年的时光,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段最珍贵的记忆。回忆往昔,谢立庭眼里有着雀跃的神情。“在大学里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难忘的。要说最舍不得的,还是我的舍友们。山西、广西、四川……大家从五湖四海聚集在一起,每天共同生活在一间宿舍,朝朝暮暮,很美好,很奇妙。”言语之间,仿佛校园里还处处可见他和同学们活跃的身影,还有那丰富多彩的、每每想起都令他引以自豪的校园生活。
毕业至今已有十年,谢立庭对时间有着更多的感触。但只要说起母校总也离不开一个词,怀念。“特别是在工作之后,很少接触校园环境,看到校园里的学生都会特别羡慕。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真真切切地度过四年美好的大学生活,珍惜在大学相遇的每一个人,发生的每一件事。”
与时俱进,蜕变人生——专访05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 张威
十年的光阴,在这样一个时机再次回到母校,张威说了一个词,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从个人出发,还是从学校出发,都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校园的变化。最初的校园还只是零散的几栋建筑,但现在树木成荫,各种功能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母校越办越好,让我发自内心的高兴。”张威还说到,“不管是四年的同学,还是学弟学妹,只要说到母校,仿佛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校友节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让我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对于学弟学妹的寄语,张威着重说到了独立思考能力。“在校的学习是为了给就业做好准备,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实践知识的配合,而实践知识来源于积累。因此,我们在校期间需要着重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为就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勤奋创新,璞玉成器——05级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 王锐
“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王锐说的第一句话。每一位05级的校友,都为母校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而感到惊叹。“但不管母校如何变化,给我的感觉都是既亲切又新鲜。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母校都有了成倍的提升,由衷地为母校感到高兴。”
在母校的四年学习中,令王锐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教授。尽管忘记了姓名,但老教授言传身教的那种专注、认真、投入,对于王锐来说,是终身受用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恩师。”
大学就好比小社会,我们在其中提升能力,磨练自身。针对大学的学习,王锐说到:“大学是小社会,它与真正的社会的不同在于你可以大胆地尝试与犯错。勇于尝试与犯错,就是你的机遇。将来到了真正的社会,每一次尝试与犯错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采访最后,王锐讲到了校训“勤奋创新,璞玉成器”。“这是母校给予我们最有力量的一句话,在此希望毕业生与在校生共勉,也祝福来到燕京理工学院的每一个人。”
当责于热情,学思而求行——13级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 韩誉弘
回忆起在校的学习经历,韩誉弘说到:“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尽管在未来的工作中所学知识不会全部用上,但专业知识一定是重中之重。”除去课业的学习,韩誉弘还着重强调了合理规划课余生活。“课余生活我们可以参加学生组织,社团组织,在这当中,我们所提升的是交际能力,实践能力。”
韩誉弘引用工作中的一句话送给学弟学妹:当责于热情,学思而求行。当责,无论是在学校作为学生,还是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岗位,我们都应该做好本职的工作,担当起责任;热情,时刻保持热情的心,无论是对学校,对工作,对社会,如此才能使我们不倦怠、不懈怠;学思,我们应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要边学边思考;求行,从思想到行动,脚踏实地。
岁月如歌,尽管毕业数年,但记忆里的恩师,记忆里的挚友,记忆里的母校……都将是校友们一生最珍贵的宝藏。带着校友们最真挚的祝福,祝愿国际商学院更展宏图,再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