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燕京理工学院第十九届智滙沙龙——国际化未来思考
发布时间:2019-07-17 14:52:31 点击量:
3月31日,由国际商学院举办的燕京理工学院第十九届智滙沙龙于学校创客小镇举行,副校长刘元园、国际商学院院长张耀荔以及集团青年干部们一同参加此次智滙沙龙活动,并就我校国际化的未来思考进行了深入讨论。国际商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党总支书记马小栋担任主持人。其中,活动通过学校官方微博进行了同步直播,吸引了千余名网友进入直播间观看。
活动开始由马小栋书记致开幕词,他首先感谢各位来宾的到来并围绕智滙沙龙主题“国际化未来思考”展开讲解,就中国民办教育国际化发展、北方国际大学联盟国际化现状、我校国际化的未来思考以及国际化对于燕京理工学院的重要性及愿景这四大方向逐一进行介绍,通过分析展示国内外高校国际化教育案例及相关数据,马书记表示集团大学联盟已走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正逐步向“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战略目标迈进。
此次活动特邀请来两位神秘嘉宾作客,第一位嘉宾是和君商学院现任董事郭凯老师,郭老师主要围绕“准备出国留学的大学生应在本科期间做的事情及其重要性和必要行”展开阐述。第二位嘉宾原北京语言大学教务处处长高玉峰老师提出“构建以教学为核心的国际教育生态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分别从国际化的育人环境、教学体系、管理团队、后勤服务进行阐释。

各小组组长颁发礼品
为达到更深层次理解国际化发展的目的,现场进行了话题讨论环节。六个小组的成员各抒己见,现场气氛高涨。吴仲元、李娟老师首先作为第三组代表就“国际化”做双语解读,并提出“走出去,引进来”的观点,倡导管理团队、教师、学生都能走出去,国际留学生和国际教师引进来。第二组霍德才主任主要以观念的改变、体系的构建以及落地实行这三个方面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第五组李丽芬、方海老师利用思维导图来展示国际化的内、外部环境的重要性。第六组代表李妍老师的发言提出了国际化建设的三个阶段:三年实现基础阶段、品质提升阶段、卓越发展阶段的有关内容。第五组代表胡国超老师提出“从零开始的超越精神”,表示全面开展国际化工作,需要一批国际化人才和团队起带头作用。最后张春雷院长作为第一组代表发言,采用国际化思维,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表示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话题讨论环节 现场气氛高涨
最后,刘元园副校长作了总结发言,通过沙龙活动小组讨论发言中,她看到很多智慧集合的闪光点,也能感受到每个青年干部的热情。她说,2017年的“国际化”是大学联盟和燕京理工学院的重要工作,更是学校长此以往发展的有力助力器。在燕理“国际化”并不仅仅体现在海外课堂,还要体现在构建国际化生态体系的道路上,她希望这种体系在燕理扎根、发芽、成长,贯穿着燕理发展的方方面面。

刘元园副校长致辞

第十九届智滙沙龙合影
燕京理工人聚力智滙沙龙,让智慧碰撞,用国际化思维延伸。智滙沙龙作为一个汇聚智慧、知行合一的交流平台,努力使其成为北方国际大学联盟高校管理中的一面旗帜。
责任编辑:l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