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

让文明与安全同行|燕京理工学院电动车安全出行倡议书

发布时间:2025-03-25 14:52:31  点击量:

随着共享电动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其作为代步工具。然而,校园及周边因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秩序混乱等问题频发,暴露了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文明习惯缺失的现状。为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需从“文明习惯养成”与“安全知识教育”双维度入手,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以文明骑行彰显青年素养

文明是安全的前提,学生应成为社会秩序的示范者:

1.停放守规矩

在指定区域整齐停放,杜绝堵塞消防通道、人行道或机动车位,避免因随意停放导致他人通行困难或车辆剐蹭。

共享电动车使用后主动归位,不藏匿、不破坏,维护公共资源。

2.礼让显风度

骑行时主动避让行人,尤其在人流密集的区域减速慢行。路口遵循“一停二看三通过”,不与机动车抢行,避免“鬼探头”事故。

3.文明骑行公约

“三个主动”:主动避让特种车辆(救护车、消防车)、主动为后车留出超车空间、主动向帮助过自己的路人致谢。

“三个不”:不向车筐内丢弃垃圾、不恶意占用充电车位、不随意喷涂车辆标识。

二、以规范操作筑牢安全防线

据统计,电动车事故中“70%以上与违规操作相关”,学生需掌握“三必须三禁止”:

1.必须佩戴头盔

正确系紧卡扣,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头盔,数据显示佩戴头盔可降低“60%致命风险”。

2.必须遵守信号灯

不闯黄灯、不抢秒数,遇学生上下课高峰时段主动让行。

3.必须控制车速

校园内限速15公里/小时,湿滑路面降至10公里/小时,禁止单手骑行或持物骑行。

4.禁止违法载人

后座仅限载1名12岁以下儿童,大学生搭载同学属违规行为。

5.禁止逆行与占道

非机动车道靠右行驶,不占用机动车道,杜绝“反方向抄近路”的侥幸心理。

6.禁止危险行为

骑车时不得单手骑行、接打电话或戴耳机。

三、应急机制强化安全保障

学习应急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发生意外时能更好地应对:

1. 火灾应对

若电池冒烟或起火,应立即远离并拨打消防电话,使用干粉灭火器补救,禁止用水。

2. 事故处理

发生碰撞后,及时联系交警,保留现场证据,配合调查。

四、以青春担当共筑美好明天

同学们,当我们扫码解锁共享电动车的那一刻,车轮承载的不仅是我们的行程,更是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与文明素养。

电动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检验公民素养的一面镜子。当我们都能将“戴好头盔”视为如同“系好鞋带”般的本能,将“礼让行人”融入日常习惯,校园才能真正成为文明与安全的育人沃土。让我们从每一次规范骑行做起,让规则守护生命,让文明点亮青春。

责任编辑:lzy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7 17: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