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理工学院美育星光实践团走进社区:以艺术赋能童年,用美育温暖童心
发布时间:2025-08-21 14:52:31 点击量:
青衿怀热忱,美育暖社区。2025年盛夏,燕京理工学院美育星光实践团的20名学子,怀着对美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与对儿童成长的深切关怀,走进金谷社区、福成三季北区等多个社区,开展了为期14天的“青春志愿行·艺暖童心间”暑期实践活动。从趣味课堂到温情陪伴,从艺术启蒙到情感连接,实践团成员凭借专业素养与真挚爱心,为社区儿童打造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艺术盛宴,让美的种子悄然播撒于童真之心。
聚焦需求导向 精心打磨课程
在开展活动之前,实践团通过走访社区居委会了解到,暑期儿童普遍缺乏系统性艺术启蒙,双职工家庭子女面临 “看护有余、陪伴不足”的困境。为此,团队结合20名成员的音乐、舞蹈专业特长,针对性设计出“艺术启蒙周”方案,以5至12岁儿童的认知特点为出发点,对课程进行多轮优化和打磨:舞蹈动作拆解为基础版与进阶版,兼顾不同年龄段学习需求;奖励机制融入卡通贴纸等元素,营造轻松课堂氛围。精准对接的课程设计,让艺术教育更具温度与实效。
深耕课堂阵地 筑牢启蒙基石
刮刮画课堂上,孩子们手持工具专注创作,五彩斑斓的图案在黑色卡纸上逐渐显现,“老师您看,我画了会飞的城堡!”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里满是成就感;舞蹈课上,“模仿小动物”“音乐游戏”等环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孩子们跟着节奏伸展跳跃,从最初的羞涩拘谨到主动参与,课后“再跳一遍”的呼声此起彼伏;唱歌课上,童真的歌声与传递正向价值观的曲目交织,旋律中蕴含的成长力量悄然浸润孩子们的心灵;手势舞课堂更具巧思,“床前明月光”等古诗词化为灵动肢体动作,原本觉得晦涩难懂的诗句,在律动中变得易懂易记,孩子们跟着节拍吟诵,眼神里闪烁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
现场照片
双向赋能成长 书写青春篇章
实践活动带来的改变清晰可见:起初不愿参与的孩子主动举手和大家互动,内向的孩子们也在集体中找到了归属感,这种转变从艺术学习延伸到了日常交流。“艺术不是触摸不到的技艺,而是在美育实践里牵起不同年龄、让爱与美自然流淌的情感纽带。”实践团成员伍倩彤深有感触地说道。
对参与此次活动的实践队员而言,这段经历让“社会实践”从书本概念变为生动实践。他们在备课授课中提升组织能力,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深化对责任的理解。“用专业回应需求,在付出中收获成长,这是最珍贵的双向奔赴。”实践团负责人周秋宇表示。
而在这场双向奔赴的美育实践背后,学校也有着对未来实践教育的期待。此次活动是学校“三下乡”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会持续优化课程体系,让艺术启蒙惠及更多的社区儿童。当夕阳掠过窗棂,孩子们与大学生约定再会,这场以艺术为名的实践,不仅在童心深处播下美的种子,更让青春力量在社区服务中灼灼绽放。